行业新闻 / Industry contribution
    您的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行业洞察 > 行业新闻

    调整阵痛超预期 三季度GDP再缓至7.3%

    日期:2014年10月21日  作者:超级管理员  来源:一财经    点击:507

        在新旧动力的胶着中,中国经济在三季度继续改善,但增速进一步放缓至7.3%。(更多独家财经新闻,请加微信号cbn-yicai)

        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,同比增长7.4%。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7.4%、7.5%和7.3%,呈现总体放缓态势。

        不过,物价和就业的稳健增长正在强化政府对经济调控的定力。分析认为,只要经济增长仍在可控区间,调控政策仍将是以“微刺激”为主。

        三期叠加阵痛超预期

        和此前市场预期基本一致,三季度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。

        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7.4%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同比增长7.4%,二季度增长7.5%,三季度增长7.3%,呈现总体放缓态势。

        其中,生产、投资和消费增速全线回落。

        前三季度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5%,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.3个百分点。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357787亿元,增长16.1%(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.3%),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.2个百分点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151亿元,同比名义增长12.0%(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.8%),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.1个百分点。

        对于经济放缓的原因,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解释,除去年同期对比基数比较高外,更重要的是,三季度以来经济三期叠加的压力,结构调整的阵痛超出预期。

       阵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多年积累的传统产业产能过剩,二是房地产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增加。三季度,全国商品房销售额49227亿元,同比下降8.9%,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0.8%。这两个因素,短期将影响相关企业的生产、消费和投资。

        物价、就业良好

        不过,物价和就业的稳健增长正在强化政府对经济调控的定力。

    前三季度,全国夏粮总产量13660万吨,比上年增加475万吨,增长3.6%,秋粮有望再获好收成。这保证了前三季度CPI仅上涨2.1%,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.2个百分点。

        盛来运认为,随着翘尾因素的影响,冬季的来临以及部分食品供求关系特殊条件的影响,后几个月CPI温和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大,出现通缩的证据不足。

        就业则是政府当前更为满意的经济指标,也多次被李克强总理提及。最新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,提前完成全年目标。

        官方也更希望公众能看到经济放缓背后的转型亮点,包括产业结构、需求结构、收入分配结构、区域结构的改善和环境成本降低等。

        政府未放弃经济维稳

        对于四季度经济,盛来运称,继续保持平稳较快运行的可能性比较大。

        但他也承认,经济运行仍有比较大的下行压力。因为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、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,传统动力和新动力正处在一种胶着的状态,传统动力的体量还是比较大,新的动力虽然代表新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,但体量还是比较小。

        鉴于经济放缓的压力,市场观察到,从中央到地方,“微刺激”政策一直在出台,而且力度从未减小。

        除了年初以来的保障房建设之外,今年5月,国务院启动了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建设,其中,仅在建工程投资总额就超过6000亿。

       铁路投资方面,国家发改委下半年明显加快了审批速度。在一次性批复黔张常铁路、柳梧铁路、郑万铁路三条投资过百亿的项目后,10月18日,发改委又批复了大理至瑞丽铁路、辽宁锦州港至内蒙古白音华铁路、玉溪至磨憨铁路项目,总项目投资额为958.78亿元。

        央行方面,尽管未启动降息举措,但已经放宽了房地产信贷政策,同时也被传言将向20家股份制银行定向注入2000亿资金。

        多个地方政府也在放宽房地产限购政策,其中天津已经彻底放开购房的“7090”政策。

        此外,在近期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,多地都提到了加快重大战略项目投资。

       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记者表示,由于经济增速不仅关乎整体的经济状况,也与一些政治因素和民生因素关联,因此地方政府在经济促进政策上加码也是可以理解的。总体而言,中国难以出现“四万亿”投资那样大的刺激举措,只要经济增长仍在可控区间,仍将是在强化定力的前提下以“微刺激”为主。

        对于近期房地产政策的调整,盛来运称,有些媒体评论是新一轮的救市,但他认为这是政策在向市场回归,以前房地产调控更多的是用行政手段,现在放开限购、限贷,实际是减少行政干预,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,这是符合改革方向的。

        民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管清友认为,年内“最坏”时刻已经过去。一方面,四季度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将有所改善,经济政策似乎再度转向稳增长。另一方面,从高频数据看,“认贷不认房”等政策支持下的房地产销售未来或会有回暖迹象。